政府在1月初公布開放數據的措施,提到數據集將會以「機讀格式發放」,以「提升數據的可用性」。有朋友問到「機讀格式」是什麼意思、有什麼重要性。 繼續閱讀
空間數據共享平台
3層數據平台智慧之本 – 信報財經新聞, StartUpBeat
阿布扎比科技大躍進 – 信報財經新聞, StartUpBeat
天文台公開數據叫好堪借鑑 – 信報財經新聞, StartUpBeat
創科發展就是比併人才 – 信報財經新聞, StartUpBeat
大舉投資未來端視細節 – 信報財經新聞, StartUpBeat
建立共享須三大元素 – 信報財經新聞, StartUpBeat
港共享數據大落後 – 信報財經新聞, StartUpBeat
根據荷蘭一家導航服務公司TomTom的調查資料,港人每天花逾半小時塞車,一年平均虛耗145小時。因此,香港政府於去年12月中公布《香港智慧城市藍圖》的6個範疇之中,率先談及「智慧出行」。藍圖提及「安裝車內感應器讓駕駛者接收實時交通資訊」、「在所有主要幹道安裝約1200個交通探測器,提供實時交通資訊」。其實,統計數字顯示,每個港人平均擁有超過兩部手機,坊間亦早有手機程式共享實時路面情況,包括路上事故及其他危險狀況,惟資料主要靠參與者主動提供,數據並不全面。香港如果能像外地般,結集並公開各個流動電訊商整合的客戶手機資料,哪段道路通暢無阻、哪個地鐵站出了事故,不就一目了然嗎? 繼續閱讀